【商品單位】:枚【全 套 數(shù)】:5枚【整 張 數(shù)】:50枚【發(fā)行日期】:1983/1/20【 規(guī) 格 】:30mm×40mm(圖1、2、4、5),40mm×30mm(圖3)【齒孔度數(shù)】:11.5×11度(圖1、2、4、5),11×11.5度(圖3)【設 計 者】:鄧錫清【 版 別 】:影寫版【印 刷 廠】:北京郵票廠
如果您發(fā)現(xiàn)商品信息不準確,歡迎糾錯;如果您對此商品存有疑問,歡迎提問
郵票介紹:
民族樂器是指各民族在其發(fā)展過程中自己創(chuàng)造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樂器。一般分為吹、打、彈、拉四大類,撥弦樂器也叫彈撥樂器,它是由撥弦振動發(fā)音的樂器。箜篌、阮、琴、琵琶、三弦都屬于撥弦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原始社會時期,已有多種樂器出現(xiàn),如陶塤、陶哨等。周代的樂器已有七十余種,以后各代又不斷豐富發(fā)展。在撥弦樂器中,琴、阮、三弦是中國原有的樂器;琵琶、箜篌是漢代以后傳入中國的外國樂器,在長期流傳中已經(jīng)民族化,成為中國民族樂器寶庫中的重要一員。
本套郵票共5枚。
5-1為“箜篌”。箜篌分為臥式、豎式兩種。臥式箜篌傳為漢武帝時所造,其形似瑟,但比瑟略小,有7弦。豎式箜篌為豎琴前身,東漢時經(jīng)西域傳入中國,有22(或23)弦,演奏時,豎抱于懷,用兩手齊撥。此外,還有鳳首箜篌,出自伊拉克,唐時經(jīng)印度傳入中國。此三種箜篌均已失傳。近年借鑒西洋豎琴并參考中國民族樂器的制作原理,設計制造出雁格箜篌。
5-2為“阮”。阮即阮咸,因魏晉時“竹林七賢” 之一的阮咸善彈此樂器而命名。阮是由古代稱做“弦鼗” 的琵琶演變而成的,西漢時已定型為圓形音箱,4弦直柄12柱。現(xiàn)在所用的阮已經(jīng)過改革,分大、中、小三種,用于民族樂隊的不同聲部。
5-3為“琴”。又名七弦琴,俗稱古琴。琴在中國殷周之際已經(jīng)出現(xiàn)。古琴的琴身是狹長的木質(zhì)音箱,7條弦,平置演奏。琴面上的13個圓點是音定位的標志,叫“琴徽”。古琴除獨奏外,也為歌唱伴奏,古代稱“弦歌”,后稱“琴歌”。琴也曾用于相和歌、清樂的伴奏和合奏。中國古代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故事,如琴曲《高山流水》表現(xiàn)俞伯牙和鐘子期的友誼;《鳳求凰》表現(xiàn)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都與古琴有關。
5-4為“琵琶”。琵琶在古代是多種彈撥樂器的總稱,F(xiàn)在的琵琶是由波斯樂器曲項琵琶改造而成的,原來的4弦4柱被增加到6相25品(31柱),擴大了音域和音量,加強了琵琶的表現(xiàn)力。
5-5為“三弦”。三弦又名“弦子”,是由古代的鼗鼓演變而來的,唐代已普遍為樂人掌握,元代始有三弦的名稱。三弦可獨奏、合奏和伴奏,技巧繁復,表現(xiàn)力強,F(xiàn)常用的有大小兩種三弦。大三弦音色寬宏沉厚,為北方鼓書類說唱伴奏所用,又名“書弦”。小三弦盛行于南方,音色清脆明亮,用于昆曲伴奏,故又稱 “曲弦”、“南弦子”。
郵票主圖采用寫實的手法,描繪了箜篌、阮、琴、琵琶、三弦這五種在世界樂器之林中風格獨具的中國傳統(tǒng)樂器。背景以白描手法繪出奏樂的仕女,風韻飄然,神態(tài)各異。整個畫面主次分明,虛實得當,靜中有動。優(yōu)雅和諧的色調(diào)更為畫面增添了清新的韻味。
標簽:T81 民族樂器--撥弦樂器 10897
中郵網(wǎng)鄭重聲明:
1、本站所售郵票、錢幣、金銀幣、郵資封片、集郵用品、集郵文獻、禮品等商品均為正品,請您放心購買!!
2、由于收藏品的特殊性,價格有波動,投資有風險,請謹慎!!
3、中郵網(wǎng)保留個別商品因售缺而退款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