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名稱】澳大利亞
【英文名稱】Australia
【目錄編號】Pick CS
【紙鈔面額】10 Dollars
【紙鈔年版】1998.1.26
【紙鈔規(guī)格】137x65
【發(fā)行日期】1998-00-00
《澳大利亞塑料鈔發(fā)行10周年》塑料紀念鈔(紅字版)
正面:正面人物是澳大利亞詩人帕特森。在肖像的背后,是一群奔騰的野馬;在肖像的前方是英勇的騎士——這是在帕特森的長詩“雪河男子漢”中描述的景象。在右邊面額數(shù)字“10”和透明窗之間是帕特森的手寫簽名,在肖像下方的左右兩邊是帕特森在他的長詩“雪河男子漢”中的手跡。在肖像與面額數(shù)字之間的白色樹葉和文字象征帕特森的另外一個著名短詩“馬蒂爾達”。
背面:背面人物是澳大利亞詩人吉爾默女爵。背景圖案是吉爾默女爵的作品中描述的場景——運送羊毛的馬車隊。背景中的人物是吉爾默女爵晚年的肖像。在面額數(shù)字“10”和系列號之間是吉爾默的手寫簽名。最左邊的手寫體是吉爾默最著名的愛國詩篇 “不許敵人搶奪我們的果實”,原文為 “No foe shall gather our harvest or sit on our stockyard rail”
發(fā)行量:1000枚
字冠:AB98
字冠范圍:AB 98 000001——AB 98 001000
班卓·帕特森
提起班卓·帕特森(AB "Banjo" Paterson 1864-1941)的名字,澳大利亞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在一八九五年創(chuàng)作的“馬蒂爾達”這首歌更是家喻戶曉,一百多年來一直得到廣泛的流傳,被公認是澳大利亞的非正式的國歌。二零零零年的悉尼奧運盛會就是以班卓·帕特森的長詩“雪河男子漢”中描述的騎士形象拉開了開幕式的序幕。這屆奧運會的閉幕式又是以他的短詩“馬蒂爾達”寫成的歌曲而告終,盡顯了真正澳大利亞的風味。
班卓·帕特森的真實姓名是安德魯·巴頓·帕特森。他一八六四年二月出生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奧蘭治附近地區(qū)。他的父親是蘇格蘭后裔。班卓·帕特森是家中七個孩子之一,他的童年時期是在家里的農(nóng)莊中度過的。一八七四年班卓·帕特森十歲的時候,他的父母決定要把他送到悉尼的祖母家中,使他能夠到學校里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于是他進入了當時悉尼著名的公立學!跋つ嵛姆▽W!弊x書,一讀就是六年。
在悉尼讀書的日子里,班卓·帕特森一直熱切地盼望著假期的來到,盼望著能夠重返他所熱愛的家鄉(xiāng),重新回到他所熱愛的雪河旁與自己的表兄弟們一同露營。就是在這條河邊,他獲得了未來創(chuàng)作的無數(shù)靈感。
班卓·帕特森十六歲的時候開始在一家律師行里擔任職員。盡管他后來說他那時依然盼望著能夠在休假的時候返回家鄉(xiāng),但他也承認他受到的法律方面的訓練使他開始認識了這個世界。一八八五年,他發(fā)表了他的第一首詩作,以自己鄉(xiāng)下家中養(yǎng)的一匹馬的名字“班卓”作為自己的筆名。從此,澳大利亞歷史上一位傳奇般的人物“班卓·帕特森”就誕生了。
一八九五年,班卓·帕特森與自己的未婚妻前往昆士蘭州一個邊遠的地區(qū)牧場訪問朋友。女主人演奏的一首民間流傳的樂曲引起了帕特森的濃厚興趣,想要為這首曲子配上歌詞。后來在參觀主人牧場時,主人講述了一些剪羊毛工人暴亂,放火焚燒牧場并殺死一百多頭羊的故事。當警察追捕這些工人時,一位剪羊毛工寧肯被警察開槍射殺也不愿意投降。班卓·帕特森于是寫出了著名的“馬蒂爾達”這首短詩,記述了一個流浪漢由于偷了一只羊而被警察追捕的故事,這個流浪漢也是寧肯跳進水塘淹死也不愿屈服。這首歌已被傳唱了一百多年,被稱作澳大利亞的非正式國歌。他接下來創(chuàng)作的長詩“來自雪河的人”更被贊譽為是澳大利亞人精神的贊歌。
后來英國與布爾人的戰(zhàn)爭爆發(fā),班卓·帕特森成為一位著名的戰(zhàn)地記者,人們爭相閱讀他從前方發(fā)回來的每一篇報道。一九零一到一九零二年間,他又前往中國報道了八國聯(lián)軍鎮(zhèn)壓義和團的情況。一九零二年,他遇到了阿莉斯·沃爾克并與之相愛。一九四一年,他因病在悉尼的一家私人醫(yī)院中逝世,享年七十七歲。班卓·帕特森一生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的散文和詩歌,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和作家之一。
瑪麗·吉爾默女爵
瑪麗·吉爾默女爵(Mary Gilmore 1865-1962)是澳大利亞歷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和詩人。她一八六五年八月十六日出生在新南威爾士州的考塔瓦拉,在沃加沃加的一所學校里接受了教育。一八八三年,她成為一名小學教師,一干就是十幾年。
一八九十年代澳大利亞激進的民族主義思潮使得吉爾默要求社會改革的愿望更為強烈。她以各種筆名撰寫了許多呼吁進行社會改革的文章。在社會主義烏托邦理想的影響之下,她參加了“新澳洲運動”組織,為該團體的雜志撰寫文章。一八九五年,她前往巴拉圭,擔任當?shù)匾环蓦s志的編輯。一八九九年,她與丈夫和兒子一同返回了澳大利亞。
一九零八年,吉爾默致信給“澳大利亞工人報”,希望該報能夠增設(shè)婦女專欄。該報總編輯邀請她負責撰寫這一專欄。這一專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吉爾默通過這一專欄呼吁進行一系列的社會和經(jīng)濟改革,包括婦女選舉權(quán)、養(yǎng)老金、兒童福利以及扶貧和公平對待土著人等范圍廣泛的問題。她為這一專欄撰寫文章前后長達二十多年。
與此同時,她發(fā)表了一系列的散文和詩集,實現(xiàn)了她要把童年生活的記憶變成傳說講述給世人的愿望。一九三七年,作為澳大利亞家喻戶曉的知名作家,她被英帝國封為女爵士,成為澳大利亞獲此殊榮的第一位婦女。從此她成為一名更加引人注目的公眾人物,悉尼文學家每年都舉行聚會慶祝她的生日,一些機構(gòu)以她的名義設(shè)立了各種獎學金和獎項,她也經(jīng)常接受電臺的采訪并出席公眾活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吉爾默發(fā)表的兩首愛國詩篇“不許敵人搶奪我們的果實”和“新加坡”牽動了澳大利亞人的心,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也對這兩首詩大加贊賞。
吉爾默是澳大利亞作家協(xié)會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同時她也積極參與了悉尼新聞學院和土著人協(xié)會等團體的工作。一九五二年開始直到一九六二年她去世前,她一直為報紙撰寫專欄文章,受到讀者的歡迎。一九六一年,澳大利亞工會為了感謝她對工會運動的支持,在舉行五一節(jié)游行時推舉她為“五月女王”。
吉爾默于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三日逝世。三天之后,澳大利亞為她舉行了國葬。這是繼亨利·勞森四十年前受到國葬禮遇以來第一次一位作家獲得了這一殊榮。